奇石世界大自然的造化

思考|石头因何而美?

15 11月
作者:奇石馆|分类:奇石

清华里有块30亿年的石头?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30亿年的石头长什么样? 在清华,你不仅可以看到 还可以触摸! 你知道吗?清华园里有个“巨石阵” 这里有近300块形态各异的奇石 有的相貌奇特 有的石头缝里长出了树 这里可以看到我国水利水电泰斗的题字 还能看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手书 这就是清华里的——

石头的美,是每一个玩石人、爱石人、藏石人所追求的。然石头为何而美,因何而美,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块石头在未被发现、发掘之前,它就是属于大自然之中的一块石头,具有着各种特性的石头,而这些特性是不因任何一个人的意志而改变的,这也是石头的脾气,石头的倔强,这种脾气和倔强就是一种大自然所赋予的美,也是每一个玩石人、爱石人、藏石人所追求和欣赏的,我将其称之为自然属性之美。

当然,石头的自然之美,早有玩石人所定义,比如形状奇特、色彩艳丽、纹路多变等。我所认为的自然属性之美与前辈定义的自然之美有相同之处,但我更看重的是石头这种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的这种脾气和倔强。

石头一旦被发现、挖掘出来,被某一个人所喜欢、把玩、定义、解读、收藏,那么就给石头赋予了社会属性,而这种社会属性因为每个人的赏石文化水平和理念以及其他方面文化水平而不同。在石圈内,有从事以捡拾石头为基础的石农,是他们将其从自然属性转变为社会属性,为石头的社会属性之美贡献了基础力量;

还有从事以跑展、参展为基础的石商,是他们将其基础的社会属性进行升华而且不断的向外扩展和延伸;也有从文学、艺术、文化、行政等圈子里转换过来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前辈领导等,他们将石头的自然属性之美和其他艺术文化属性相融合,并对其进行了新的定义,产生了新的赏石文化理念,是他们将其不断的定义和完善;

最后,就是一些企业家搭建平台,如全国大大小小的石展、石馆、博物馆等,将更多的玩石人、爱石人、赏石人聚集在一起,不断的沟通和交流、碰撞,是他们推动了赏石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了赏石文化内涵,建立了完善的赏石文化和赏石艺术交易的规则和市场。总而言之,石头因为人的参与而具有了社会属性,而因为不同层次的人群参与,使得社会属性更加的丰富,我便将其称之为社会属性之美。

在石头上,自然属性之美和社会属性之美是融为一体的,是相互转化的,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接下来,我将分别具体的探讨一下石头的自然属性之美和社会属性之美:

石不在大小,在其度、量、衡——分享我对奇石尺寸的粗浅认识

文 · 彼岸石 天地万物,或大于须弥,或小于芥子,或适于其间,皆道法使然。 我不喜欢说教,也没人愿屈从于这样的道学,热崇于一个流行的词汇:分享! 众生平等,并无谁高高在上,也并不迫于谁洗耳恭听,皆遵从于内心的选择。 石不在大小,精美为好,已成为石

一、自然属性之美

自然属性之美相比于社会属性之美就要简单的多了。主要的具体体现就是石头本身所有具有的特性,如石头的形状、石头的质地、石头色彩、石头的纹理。

石头的形状:在自然界中,石头的形状可以说是千奇百怪,有圆的,椭圆的,方的,扁平的,还有疙疙瘩瘩的等,在画面石的鉴赏中,我觉得石头的形状以规整、规矩、饱满为最佳。

石头质地:质地,我们常常讲要细腻,但是不同种类的画面石其质地也不同,就简单的以黄河石和长江石为例,黄河石就比较粗犷、长江石就比较细腻了。石头的质地,越细腻,其画面展现的越细腻、越完善,细节表现也越充分。而粗犷的石头经常会出现一些画面残缺等问题。

石头的色彩和纹理:石头的色彩和纹理是构成画面的主要部分。而色彩丰富和纹理多变是画面石中的上等石,而作为玩石人、爱石人、藏石人,在丰富的色彩和多变的纹理中发现其规律,然后结合文化、艺术、文化等内容,将其进行融合从而解读其中内容,那就非赏石高手不能为也。

二、社会属性之美

社会属性之美因人的参与便的复杂多变。中华文化五千年,在这浩瀚的文化海洋之中,作为赏石人,能够寻找和匹配与之相符或者相似的历史文化故事,并结合石头所呈现的画面进行新的解读,本身就是复杂的。

结合我们画面石鉴赏标准中的形、质、色、纹、韵来看,前四个方面主要是呈现石头的自然属性,而韵,则是人结合画面所呈现的内容而解读的,具有着社会属性,这种属性相比于自然属性来说更加高级。再者说,韵本身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和文化水平而产生的一种思想。这个过程是美的,这个结果是美的。

以上内容,皆是我个人的一种观点,如有不对之处,还请各位看官们多多指导。

本文源自头条号:石圈如有侵权请联系说明

奇石鉴赏7–星辰石欣赏

浏览448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石不在大小,在其度、量、衡——分享我对奇石尺寸的粗浅认识 诗赏雅石(一)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337添加微信